引言
“靠谱做事”作为平云小匠重要的核心文化理念之一,被提出和践行了多年,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系统性地整理关于“靠谱”的定义和表述,以及如何具体执行“靠谱”。近期,张业青总经理系统梳理了网络上关于“靠谱”的热点文章,在吸收各方观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管理实践探索, 在本文里提出“什么是靠谱?”的论述,并引申出“网络协同中的靠谱三步曲”、“靠谱的四个等级”等观点,以期平云小匠同仁共同研讨和实践。
①什么是靠谱?
“靠谱”一词本身是俚语表达,书面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近年来,外界关于“靠谱”的讨论越来越多,也有很多不同的阐释,综合来看,我认为有两个观点,分别从宏观内核和微观实务的角度对“靠谱”做了最为贴近本质的解读,值得我们认真研读和思考。
1、靠谱就是基于有闭环思维意识与换位思考意识,能够持续的为你所在的协同网络提供别人可预期的确定性。(注:网络作者“奇点不奇”)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高度评价一个人,你会用哪个词?放在过去,你可能会用“善良”、“聪明”、“能力强”这样的词。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高度评价一个人时,都选择了“靠谱”这个词。
什么叫靠谱?靠谱就是你把这事交给TA之后完全不用操心后续,因为你知道TA肯定能落实,就算没办好,也能及时给你一个回馈,这就叫靠谱。
一个人是否靠谱,就看三件事:“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说是三件事,其实就是一件事,说的是你做事要有闭环思维。所谓闭环,指的是一件事有了开头,就必须有个结尾。比如,老板让你写一份方案,你埋头写完后,并没有发送给老板,就去做了别的事,这就没有形成闭环。你还需要把方案发送到老板的邮箱。还没完,你还得口头或微信告诉老板,说方案已经发送到了你的邮箱。只有做到了这一步,这件事才算真正形成了闭环。
为什么靠谱的人要有闭环思维?因为闭环思维体现的不仅仅是你的责任心,更是你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换位思考能力。你心里装着别人,你才能真正的靠谱。人并不孤立存在,人和人之间会产生很多链接,这些链接会形成大大小小的协同网络。
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作为一个网络节点,都生活在协同网络中。你所在的小组,是一个协同网络,你所在的部门,是一个协同网络,你所在的公司,又是一个更大的协同网络。你从协同网络中接到一个任务,处理完毕后,你把处理的结果反馈到网络中,并提交给下一个需要处理这个任务的节点。这个任务在你这里,就形成了闭环。也就是说,你为下一个节点提供了你的确定性,以确保这个任务,能够顺利地往下进行。别人信任你,说你靠谱,本质上讲,就是因为你能够提供对方所需要的确定性。
基于此,我给“靠谱”下了一个更宏观的定义:所谓靠谱,指的是你能够持续地为你所在的协同网络提供别人可预期的确定性。这个定义里,有几个关键词:持续、协同网络、可预期、确定性。这是一种产品思维,你把自己当做了一个产品,并在协同网络中与别人互动。产品从本质上讲,就是持续地为用户提供确定性的服务,并且,用户对这项确定性的服务产生了预期,进而产生了信任。你在公司这个协同网络里,你的用户就是你的老板、你的上级、你的同事;你在家庭这个协同网络里,你的用户就是你的爱人、你的孩子、你的父母。你要想成为一个靠谱的人,你就需要换位思考,去思考你的用户需要什么样的确定性。就拿刚才的例子说,老板需要的确定性,是“你把方案做好,并告诉TA”,但如果你提供的确定性,是“我把方案做好,并发送到老板邮箱”,这就出现了误差,因为“告诉TA”并不等于“发送到邮箱”。发送到邮箱,老板不一定能看到,所以你还得口头或微信告诉老板,说方案已经发送到了你的邮箱。
再比如,你上飞机前正和伴侣聊微信,上飞机后,你给伴侣发微信说:飞机马上起飞,一会儿发的信息无法回复,飞机两小时后落地,落地后再回复。这就叫换位思考,你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明确的知道对方要的确定性到底是什么。
社会变化越来越快,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焦虑情绪也就越来越多,正因为如此,大家都想追求尽可能多的确定性。追求安全、追求稳定、追求靠谱……本质上都是在追求确定性。我们在寻找事业伙伴、结交朋友、寻找伴侣时,尽量找靠谱的人合作,因为靠谱的人,能够在不确定的未来,给你提供一些可依赖的确定性。
2、靠谱就是闭环:闭环思考、闭环能力、闭环反馈 (注:创业酵母张丽俊 )
(1)思考闭环:见树木,见森林
在工作中,很多人的思考是没有闭环的,想事情永远只想一半。比如,曾经有管理者跟我沟通目标时,给自己拍了一个很高的目标。我问他,如何达成这个目标?他不知道,一问三不知。有目标,没有方法,这就是思考没有闭环。再比如,有些管理者,觉得团队人不够用了,需要加人。你问他,需要加什么样的人?岗位的胜任力模型是怎样的?他说不上来,他没有清晰的人才画像。试问,连自己要什么样的人都不清楚,又如何招到合适的人呢?看,这就是思考没有闭环。一件事,自己都想不明白,那给人的印象就是“不靠谱”,也就很难取得别人的信任了。
但是,你也要谨防“低层次的思考闭环”陷阱。什么叫“低层次的思考闭环”?有些人在思考事情时,是有思考的闭环的,逻辑是能自洽的,可问题是,这种闭环形成的层次比较低,思考也是肤浅的。他在看待某现象,分析某问题时,是一种简单的“线性思维”,习惯于用“因果关系”去推导,而忽视了其整体性、系统性。产品卖不出去,是销售不给力;销售不给力,是运营给的线索不好;运营的线索不好,是营销团队的人的能力不好……,简单地归因,而没有考虑问题的复杂性,这就是“低层次的思考闭环”。人这一辈子,都在为低层次的认知闭环买单。如果你不能推倒思维的高墙,打破低层次的思考闭环,是很难取得大的成就的。
真正的思考闭环,是能抓住问题的本质,一杆子插到底,在高层次形成逻辑闭环。像剥洋葱一样去复盘业务,复盘团队,就是要抓住问题的本质。
因为,你只有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而要抓住问题的本质,你就必须要一杆子插到底。那,如何抓住本质,一杆子插到底?你要具备深度思考的能力,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这就要求,你要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你的思维闭环是没有死环的,是一圈圈螺旋式的无限向外延伸,汲取着大量的新知识,不断迭代,不断升级认知。
(2)能力闭环:我的承诺,我来兑现
什么叫“能力闭环”?就是说,你的能力要能匹配你的责任。你的承诺,你要能够兑现。现实中,很多人喜欢盲目承诺别人,但能力上却达不到,导致最后拿不到结果。一个人如果经常无法兑现承诺,就会失信于人,给人留下不靠谱的印象。所以,在给别人的承诺时,你最好做到“能力闭环”,如果做不到,就不要轻易去承诺别人。我给大家举个例子:百度成立之初,急需资金注入。当时,有一个投资人找到李彦宏,表示愿意投资120万美金,支持他们开发搜索引擎,但时间比较紧张。投资人问李彦宏:“多久能把搜索引擎做出来?”李彦宏思考了一下,回答:“需要六到七个月。”投资人却表示,自己的时间不够,只给四个月的时间。如果能提前完成,则愿意追加50%的投资。这是一个很大的诱惑。但李彦宏拒绝了,坚持需要六个月的时间。最后,他们仅用了四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项目。正是凭借着这种“少承诺,多兑现”的处事风格,李彦宏赢得了众人的信任,百度也在他的带领下,挺过创业最初的艰难时期。做到永远比豪言壮语更有力量,所以要少许诺,多兑现。
但是,这并不是说,你一定要做出低于能力的许诺。事实上,就像稻盛和夫老先生所说的,一个人的能力是无限延伸的,能力是用在将来时的,所以你要用发展的眼光来估量自己的能力。管理学大师克瑞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曾经给能力做了这样一个定义:“能力是在需要与环境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为表达需要提供了一个途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能力是因为需要而产生的。需求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你看,能力和需求是强相关的。当你怀抱着“非实现不可”的强烈愿望,是能够激发出潜力,创造奇迹的。所以,你要尽量去挑战那些“跳一跳,够得着”的高目标,在不断兑现承诺中,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
(3)反馈闭环:凡事有始终
除了思考上的闭环、能力上的闭环外,你还要有反馈上的闭环。什么意思?就是说一件事,从目标、到过程,到结果,你都要积极进行反馈。
a)目标反馈
领导拍给你一个目标,交代你一件事情,你要有反馈。这个目标是高了,还是低了,能不能完成,你要有思考,有反馈。不能领导给你一个目标,就没有音讯了。要知道领导都很忙,每天忙于各种繁杂的琐事,如果你不反馈,出了问题,责任只能你来背。所以,要积极进行目标反馈,向上沟通要有胆量,好的沟通,是成事的第一步。
b)过程反馈
很多时候,你承诺的事情,可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去完成。在执行的过程中,你要主动给予反馈,让别人知道你的进展情况。不要领导没问,你就不说。要知道,你在过程中主动反馈,别人也能及时发现问题,有时间纠偏和调整。过程反馈,可以是按照明确的项目节点进行反馈,也可以是周期性的如月、周、日等进行反馈。
c)结果反馈
当你完成了别人交代的事情后,需要及时主动地将结果反馈给对方,并确保对方接受到了你的信息。如果事情没有做好,你要复盘其原因,并给出一些可参考的建议和方案;如果事情办好了,你也要提炼成功经验,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方法。反馈闭环,即是要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总而言之,一个人是否靠谱,闭环很重要。你要做到思考闭环,想事情要全面,能抓住本质,一杆子插到底;你要做到能力闭环,能力匹配责任,你的承诺,你来兑现;你要做到反馈闭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②网络协同的靠谱三步曲
在网络协同中,如何做到靠谱,我们可以抽象为三步曲,各项工作都可以按照这三个步骤套一套,验证一下是否做到靠谱了。
第一步:接任务(需求)要确认,反馈能做到多少。
在接收到一个工作任务或一个客户需求,我们要确认双方理解是否一致,根据对自身能力评估,反馈是否可以接受这个任务,以及能够做到的程度,即承诺能做到哪些。
第二步:执行任务要全力以赴,反馈进度。
第一步完成之后,我们就要全力以赴兑现承诺,遇到困难要想办法克服,目标就是兑现承诺。如果是一个有一定时间跨度或者比较复杂的任务,在过程中要反馈,完成进度情况,让对方心里有底;另外如果确实遇到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要及时反馈,让对方清楚,同时寻求帮助以克服困难。
第三步:交付结果(完成件)要获得对方反馈,总结改进。
任务完成了,形成交付结果(完成件)了,要及时通知到对方,确认收到,并且及时获得对方的评价,这为完善工作和后期改进工作做好准备。
在网络协同中,如何做到靠谱,我们可以抽象为三步曲,各项工作都可以按照这三个步骤套一套,验证一下是否做到靠谱了。
③靠谱的四个等级
实际工作中,每个人的能力和职业发展阶段各不相同,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达到完美的靠谱。在这里我尝试把靠谱分为四个等级,组建一个团队,要知道团队成员的靠谱等级,哪些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
第一等级:有反馈(闭环),反馈是靠谱的必要条件,没有反馈就不存在靠谱。
反馈是自动控制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石,在管理和协同网络工作中,反馈也是基石,没有反馈合作者或者管理者就没有办法纠偏和调整工作,没有反馈就不能形成闭环,不能闭环就不可能靠谱,所以反馈是靠谱的必要条件。一个团队成员最起码的素质是及时反馈。
第二等级:有执行力,接受任务(托付)后,能全力以赴去执行,不敷衍。
有了第一等级的基础,接受任务后能够全力以赴去执行,不是敷衍了事,表现出强有力的执行力,这样的团队成员算一个基本合格的成员,可以是团队中的一般成员。
第三等级:有自驱力、有同理心、有效管理时间,具备主动性的品质,自我驱动,自我找目标,自我学习,自我成长。
自我寻找工作的意义,思考事物背后的逻辑,主动提出目标,并且能够站在更高一级的视角或者对方的视角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时间敏感,懂得时间管理,这样的人可以成为靠谱的团队领导者。
第四等级:内化于心的品质,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而不是别人对自己的要求,内心强大,心态稳定。
短期的靠谱,不是真正的靠谱;真正的靠谱,是一种内化于心的品质,而不是短期的表演。一个真正靠谱的人,是把靠谱当做自己的品质,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而不是别人对自己的要求。正因为对自己靠谱,所以才能对别人靠谱。
职场中,有人接到任务,遵循的是“做完”原则,只要按要求完成任务就行,而有的人接到任务,遵循的是“做好”原则,TA会尽己所能做到最好,远超别人的预期。做完,就是对别人靠谱,而做好,是对自己靠谱。
能到达这个级别的可以成为靠谱团队的领导者,创业者,可以成为优秀的合伙人,他们内心强大,心态稳定。
④靠谱人的四个特质
(注:张磊《价值》)
第一,自驱型的人
自驱型的人寻找事情背后的意义,追求人生的意义感,拥有专注解决问题的最佳效率,而不需要更大的组织规模。他们天然具有企业家精神和主人翁意识,能挖掘自身的潜能,认识并突破自己的能力圈,以最精干的方式完成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第二,时间敏感型的人
彼得·德鲁克在许多年前就提出过一个观点:“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他们所能控制的时间非常有限,他们会有系统地工作,来善用这有限的时间。”每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我经常说“浪费时间”(Kill time)就是“kill people”,把有限的时间使用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功课。时间敏感型的人既是很好的时间分配者,能够把精力赋予权重,把时间用到最该用的地方,又能很好的尊重他人的时间,不拖泥带水,这种品质能够决定自身成长的边界。
第三,有同理心的人
有同理心的人往往习惯于换位思考和通盘考虑,而不是机械地完成任务。他们善于把自己的脚放在别人的鞋里去想问题,站在工作对象和合作伙伴的角度去思考整件事情。拥有同理心不仅是一种很好的工作方式,也是一种新型领导力。如果每一位员工都能具备更高一级管理者的视角,感受到自己和整个组织、所有层级、各个部门在解决问题中的真正联系,就可通过沟通和学习,尽可能地把握业务开展的优先级及内在联系,从而能够从公司整体价值最优先出发做出最佳判断。
第四,终身学习者
与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的人相比,拥有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的人更加重视学习和挑战,把学习作为终身的乐趣和成就,而不是短暂的、功利性的斩获。好的创业公司,不能要求员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但是可以要求其无所不学、迎难而上。终身学习能够无限地放大一个人的潜能,适应过去、现在和未来。更为关键的是,别的东西对人需求曲线的刺激总是有限的,只有求知欲,能够不断使人得到满足,长期走下去。
结语
靠谱,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只有自己靠谱,才能交到靠谱的朋友。我们无法强行去改变一个人,但我们可以由内而外地去影响一个人。你要做的,不过就是遵从本心,做自己该做的事,成为自己该成为的人。
注:本文部分参考和引用了关于靠谱的一些网络文章和书籍内容,并已注明出处,相关知识产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