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同仁、朋友们:
我们基本完成了董事会下达的各项经营指标,取得了不错的增长,合作客户也突破了2000家。在自助、商显等优势领域,我们的体量不断增长,领先地位持续巩固;在弱电工程、IT网络/运维领域,我们调整了定位,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新能源、餐饮板块业务也逐渐上了轨道。全国覆盖的服务网络扎根更深,注册工程师突破了10万人,服务商突破了4000家;物流板块的完善进一步补全了一站式服务供应链,一些创新业务也在孵化。此外,4月份我们还完成了B轮融资,公司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成绩只属于过去,站在这个可能是拐点的时点,我更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未来的想法。
有数据显示,中国创业企业的失败率高达80%,小微企业平均寿命不足3年。从2017年5月成立,平云小匠已经走过了第一个五年,应该说已经比绝大部分的初创企业幸运。这五年,创业者的使命和责任驱使着我们无时无刻不如履薄冰,并一直在思考三个问题:
平云小匠如何才能活下来,活得好,活得久?
活下来,解答的是公司的基本逻辑
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很残酷,很丛林法则,但却是包括平云小匠在内的大量企业每天开门之后面对的第一个难题。这种挑战,在供需关系可能被重置的后疫情时代变得更加难以应对。德鲁克有一句经典的表述:关于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正确而有效的定义,那就是“创造顾客”。过去,我们一直强调创造顾客价值,也是基于此。后疫情时代,一切虚假的或非刚性的客户需求都会像潮水一样褪去,唯有真正的客户价值创造和引领让企业屹立不倒。
从创业的第一天起,我们就确立了平云小匠“让服务更简单”的企业使命,因为我们坚信一个朴素的道理:技术的演进并不能完全消弭线上和线下的界线,售后服务作为产业链的组成部分将长期存在,基于进一步社会化分工的灵活用工模式也将成为主流。在这样的背景下,平云小匠幸运地找准了几块市场,支撑公司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我们的业务在不断扩展,服务在不断延伸,但“让服务更简单”的使命没有变,也不会变,这就是我们“活下来”的核心逻辑。
活得好,解决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售后服务是企业的成本中心,本身的业务性质决定了不可能有非常高的利润率,要想把售后作为生意,就必须向细节要效益。我们在内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平云小匠要追求有质量的增长。这是因为,企业要持续经营,就必须要有利润;而利润,要从经营中一点点抠出来。平云小匠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第三方售后服务平台,但互联网不是平云小匠的全部。流量只能解决入口的问题,解决不了业务的闭环。实践证明,片面追求流量、规模的互联网打法在平云小匠所处的ToB行业只能造就“虚胖”。
2021年以来,我们在内部启动了“精益管理”项目,从制度、流程、工具等层面入手,不断提升公司的精细化运营水平,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远远不够。最近,我们正式把这个项目升级为“人单合一”,就是希望各个板块,无论是前台、中台还是后台,都能把自己当作独立的自主经营体去思考,找准自己的客户,打造自己的第一竞争力。我们相信,如果平云小匠的每个人都把自己当作一家公司去思考和经营,就能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的同时自己也获得更多的收益。
活得久,着眼的是公司长期的战略布局
中国有句古话: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企业经营同样如此。如果只是埋首于日常经营,而不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构建长期的护城河,我们就可能迷失。当前,平云小匠的规模和利润都保持着稳健的增长,如果从一个初创企业的角度,已经可以算活得不错。但是,我们的愿景并非局限于此。从长远来看,平云小匠要构建的是一个基于智能设备售后服务的生态。在这个生态体系中,包括制造商、运营商、系统集成商在内的服务需求方,工程师、服务商、物流仓储、备件、客服等在内的服务供应链,都能找到自身的生态位。
基于此,我们必须提前布局,既要强化基础,又要落子未来。一方面,我们要不断补全服务供应链,打造真正一站式的售后服务解决方案,让平云小匠平台成为类SAAS模式的售后服务资源底座;另一方面,我们要将现有的核心信息化系统升维成真正的SAAS化产品,厂商、服务商、工程师都可以利用这个系统,打造属于自己的“平云小匠”。通过资源和工具的“双SAAS”模式,平云小匠将真正构建起一个基于智能设备售后服务的生态圈。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站在2023的起点,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后疫情时代”已经开启,“不确定性”这个过去几年被屡屡提及的关键词从未像今天一样让所有人感同身受。这是一个颠覆常识的时代:经济不是永远增长,行业不是永远上行,需求不会随着放开而马上恢复,就连和平发展的环境也不再是理所当然。
唯其如此,信心才真的像金子一般珍贵。“未来终将到来,相信让未来与我们有关。”作为创业者,选择相信是唯一的答案。2023,祝愿大家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束光。
与诸君共勉,祝大家新年快乐!